社會醫療保險是指參保人員在生病時,社會保險機構對其所需要的醫療費用給予適當補貼或報銷,使參保人員恢復健康和勞動能力,盡快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社會醫療保險屬于社會保險的一部分,一般由政府承辦。現在城鄉居民基本都參保了社會醫療保險,但是,對于社會醫療保險如何報銷這一問題,許多老百姓并不清楚。
一般來說,社會醫療保險有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個人賬戶體現在醫保卡里的錢,可以再定點藥店買藥,還可以支付門診費和住院費中個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統籌帳戶,由醫保中心管理,參保人員發生符合當地醫保報銷的費用由統籌帳戶支付。
社會醫保的報銷,一般分為下面幾種情況:
1.就診醫院不同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不同
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0000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么就先減去500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1000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之后再剔除“非醫保用藥費用”及“其它非醫保范圍費用”,剩下在職人員報80%,退休或者失業、無業50%。(注:醫保報銷只保甲類藥品即醫保用藥,乙類為非醫保用不可報銷)
2.在職員工住院醫療報銷報銷比例醫保住院,總費用除開自費部分、乙類費用先自付10%之后,超過醫院醫保門檻費的部分,享受統籌支付比例
醫院級別不同門檻費不同,享受統籌支付的比例也不同。職工醫療保險的比例百分之八十幾(武漢市82%/84%/87%),居民醫療保險的比例70%左右(武漢市80%/65%/50%)。
3.退休人員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社會保障卡并沒有調整任何醫療報銷的比例,根據2005年出臺的《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70歲以下退休人員的社會補充醫療保險為50%,
而在繳費機構進行報銷手續的時候,是需要準備醫療保險手冊的復印件、診療費單據、收據、明細等等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