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巨大的災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當號稱“永不沉沒”的的豪華郵輪撞上冰山,一場完美的夢破碎了!這是電影《泰坦尼克號》呈現的一幕!電影《泰坦尼克號》打撈了這樣一段沉睡塵封的歷史,一段人類史上曾經的傷痛……20世紀初,英國白星輪船公司耗資7500萬英鎊打造的當時世界上大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曾被稱作為“永不沉沒的船”和“夢幻之船”,“Titanic”一詞中文意思是“巨大的,無與倫比”。難怪有人甚至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也弄不沉這艘船。”然而現實總是無情的,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開啟處女航,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4月15日凌晨途中撞上冰山而沉沒,2208名乘客,僅705人生還。1523個鮮活的生命無情的海水吞沒。泰坦尼克號至今還沉睡在大西洋(600558公告,行情,點評,財報,圈子)海底!保險的理賠——帶去溫暖和安慰電影《泰坦尼克號》有一段15秒的映前片花,這段短短的視頻講述了泰坦尼克號沉沒后一段鮮為人知的真實的故事:當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吞噬了1500多個鮮活的生命,把1000多個家庭從對新大陸新生活的憧憬中推向破碎與絕望,悲劇并沒有被無限蔓延,在他們當中,有324個家庭感受到了愛的延續、責任的擔當。災難發生后,當時英國大的保險公司保誠保險迅速做出反應,在巨輪沉沒僅僅24天后,保誠保險發表公告對本次事件中罹難的客戶進行理賠,終為324名乘客和船員賠付14239英鎊,價值相當于今天的110萬英鎊,這筆在當時看來的巨額賠償為324個破碎的家庭帶去了溫暖和安慰。人們可能會問:為何會有如此高比例的乘客和船員向同一家保險公司投保呢?在那個時代,保險服務尚屬于經濟條件富裕的階層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好在英國保誠保險公司開創了為普通大眾提供保險服務的先河,許多中產階級、工薪階層成為保誠的忠實客戶。在此次船難中,很多失去了親人的家庭得到了保誠及時、有效的保險理賠。根據英國南安普頓地區城市檔案,在當地的一個學校,一半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親——這些人大多是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孩子失去了父親、妻子失去了丈夫,這些普通家庭瀕臨絕望,而保誠的雪中送炭不僅讓他們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在財務上挺過難關的能力,獲得了經濟上的較好補償。英國保誠集團不僅理賠了泰坦尼克號超過五分之一的遇難者,而且還是全球第一家承保戰爭險的保險公司,理賠了一戰和二戰中數十萬不幸的家庭,并宣布保單不因打仗無法繳費而失效。保險為飽受戰爭和災難創傷的人群帶來了希望和慰藉。泰坦尼克號船長愛德華·約翰·克密斯泰坦尼克號船長愛德華·約翰·克密斯民國教科書和報紙---還原的史實1912年6月出版的《新國文》課本,封面寫有“共和國教科書”字樣。其中一篇課文名叫《鐵達尼郵船遇險記》,介紹了鐵達尼號船體概況、發船時間、發生危險的時間等,還寫明了鐵達尼號的建造費用為117萬英鎊,寫明時間為“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4月自英國南安普敦啟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國紐約”。寫明出行過程為:“舟行后,天氣晴明,水波不興,旅客非常愉快。未數日,竟為冰山所觸。”還詳細寫了船撞冰山沉沒的過程,“船長督率船員百計救護。既知無可為,乃發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婦孺登艇......”中國先報道泰坦尼克號失事的是1912年4月17日《申報》的一條譯電:“有汽船兩艘,俱接白星汽船鐵唐里克號之無線電音,謂該船與冰山互撞,現將沉沒,船中女子已入救生艇。(柏林)”次日,《申報》要聞登載了鐵達尼事故《英國大商船遇災詳記》,并介紹了鐵達尼的基本信息,Titanic又被譯為“鐵臺里克”。這些消息大多轉自電報發送的英美報紙。4月19日,《申報》再發譯電一則:“鐵臺里克船上之辦事人異常可敬。蓋當事危之際,照料婦孺登救生艇,然后船長及多數辦事員均與船同盡。”1912年5月1日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少年》雜志《記鐵達尼船載大西洋沉沒事》一文講述了鐵達尼災難,起頭一段就提到:“當此危險之時,明知死在目前,仍能談笑從容,彼此相讓。不但上等人如此,下至工人水手也能如此......”沉沒真相——人類苦苦探尋泰坦尼克號被稱作“永不沉沒的船”,然而卻在處女之航中,就因撞上冰山而在大西洋沉沒。百余年來,關于“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人類苦苦探尋,盡管眾說紛紜,但真相可能是一種主要原因,也可能兩種或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釀成這一悲痛的海難事故。第一種說法:“救生艇論”。“泰坦尼克”號上僅有20只救生艇,是不是太少了呢?事實上,當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當時救生艇的目的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災難發生后,白星輪船公司極力辯解說,當時“泰坦尼克”號上共有2208人,而船上的救生艇能載1178人,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甚至還超標了。第二種說法:“鉚釘論”。劣質鉚釘釀大禍。2004年,《“泰坦尼克”沉沒真相》一書的作者福克和麥凱特在書中提出了這種說法。當時每艘在建的巨型輪船都需要300萬個鉚釘,它們能牢牢地將船身各部分固定在一起。但由于資金緊缺,造船廠終以低價購買了一批含雜質很多的3型鐵鉚釘,而不是優質的4型鐵鉚釘。劣質3型鉚釘上因為含有大量礦渣會形成無數的小洞,它可以使鉚釘變脆并且容易折斷。所以在“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發生相撞時,防撞能力大大下降。第三種說法:“電報論”。預警電報成謎。1958年,英國導演羅伊·貝克在電影《冰海沉船》中,提出了這種說法。在“泰坦尼克”號撞擊冰山前,電報員菲利普斯正忙著幫船上的有錢人發送昂貴的私人股票交易電報。4月14日晚上9時左右,附近“加利福尼亞”號的電報員伊利斯向“泰坦尼克”號發送了一份冰山預警電報。但由于“加利福尼亞”號的電報聲音太大,菲利普斯一氣之下就把這封電報截斷了。而這艘“加利福尼亞”號客船已經被浮冰困了將近一天,電報員伊利斯覺得也不會再有什么事兒,所以給“泰坦尼克”號發送了一遍預警電報后就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從英國國家檔案館提供的文件可知,“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以后,1912年4月15日2點10分,報務員菲利普斯拍發了后的電報,內容是:“請速來救援,鍋爐室進水,已淹沒輪機。”當時很多大西洋上的船只都收到了這封求救電報,非常遺憾的是,離“泰坦尼克”號近的僅18海里距離的“加利福尼亞”號因為電報員伊利斯關掉了電報機,而沒能及時收到“泰坦尼克”號的求救電報。第四種說法:“鑰匙論”。因為沒鑰匙拿不到望遠鏡。2010年4月,英國一家拍賣行拍賣了一把小鑰匙,成交價高達5.4萬英鎊。原來這是“泰坦尼克”號上的鑰匙,而且據說它原本可以改變“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命運。“泰坦尼克”號生還者,冰山觀測員費雷德·費利特在接受法庭調查時曾說:“如果有一架望遠鏡的話,我肯定可以早一點看到冰山,足夠讓客輪避開冰山。”那么大一艘船,怎么會沒有望遠鏡呢?因為望遠鏡鎖在柜子里面。而柜子的鑰匙當時卻不在船上,當年這把鑰匙的主人是大衛·布萊爾。他是“泰坦尼克”號原定的冰山觀測員,但就在起航之前,白星輪船公司的老板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從別的船上調來一位經驗更加豐富的冰山觀測員來代替他。布萊爾在匆忙下船時把鎖著望遠鏡箱子的鑰匙帶下了船。第五種說法:“宿命論”。一位小說家的預言成真,1898年,英國作家摩根·羅伯遜寫了一本名叫《徒勞無功》的小說。小說寫了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名為泰坦(Titan),從英國首航駛向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是人類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是豪華的客輪,船上裝備了窮極當時人間的一切華貴設施,滿船裝載的都是有錢的乘客,人們在這巨輪上盡情地享受著。但是,這艘巨輪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慘地沉沒,許多乘客葬身海底。誰也沒有料到,這本小說中寫的故事,竟成了14年后“泰坦尼克”號不幸的現實。悲劇發生后,有人想起這篇小說,發現除了船的名字幾乎相同外,兩者還有眾多的細節極其相似。于是,這本14年前默默無聞的小說,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后,一夜之間立刻成了公眾注目的焦點,一時間洛陽紙貴。船難之后,羅伯森競收到數百名來自船難遺孤的哭訴信,指責是他小說的惡毒詛咒才使得他們的親人遭此劫難。1915年3月24日,遠在美國新澤西州阿多蘭迪市的羅伯森離奇自殺,時年53歲。他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槍殺,有人說是服用了過多的藥物,莫衷一是,無從考證,死因成謎。第六種說法:“隱然煤”。“隱然煤”導致使船速被大大加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學者羅伯特·埃森亥福對于泰坦尼克號船行速度和沉沒原因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說,為了消除船上煤倉里的一處隱燃火,船上蒸汽機鍋爐的添煤工試圖通過加大煤的使用量使煤堆體積迅速消減下去,來達到滅火的目的,但用煤量的加大使得蒸汽機鍋爐里的蒸汽量大量增加,導致泰坦尼克號在布滿冰山的危險海面上航行速度驟然加快,終撞擊冰山,發生事故。有史料可以證明,當時泰坦尼克號報告說船上有一處著火,為此火控組曾在英國南安普敦和法國瑟堡港口出現過,準備為它滅火維修。第七種說法:“戰爭論”。泰坦尼克號被德國潛艇擊沉或撞沉。英格蘭默西賽德海事博物館的歷史學家羅伯茨相信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一點都不浪漫,是人為導致的,且與戰爭有關,很可能是被一艘德國潛艇擊沉或撞沉的。“在檢驗了所有生還者提供的證據后,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泰坦尼克號確實曾與一座冰山擦身而過,但卻沒有與之碰撞。對泰坦尼克號船身的底層剖面圖像檢測證明,其被損情況并不如人們認為的那樣嚴重,因此肯定另有原因導致了它的沉沒。”羅伯茨說。1912年德國海軍已完成了德國潛艇的設計與制造。“泰坦尼克號遇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德國也已開始出動潛艇在北大西洋巡邏。事故發生后,泰坦尼克號的船員和乘客一致聲稱,他們是在輪船經過冰山后才聽到船身內部有爆炸聲的。據當晚許多擠在救生艇上的生還者稱,他們曾在出事現場見到過一艘船,它發出像探照燈一樣奇怪的光芒,他們曾希望這艘船來營救,但它沒有。之所以沒有實施救援,原因只有一個:它就是德國潛艇,它剛剛與泰坦尼克號相撞,或是它發射魚雷擊沉了泰坦尼克號。”沉在海底的泰坦尼克號。沉在海底的泰坦尼克號。“陰謀論”:這是“人為事故”2004年,一條爆炸性的新聞跳到全世界公眾的面前:英國的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在接受英國電視臺采訪時,披露了泰坦尼克號沉船陰謀論——泰坦尼克號遇難的1523名乘客和船員并不是死于天災,而是人禍!他們稱,在泰坦尼克號開始它的處女航的6個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在離開南安普頓出海試航時,船舷被嚴重撞毀,勉強回到了貝爾法斯特港。不幸的是,保險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責任方是奧林匹克號為由拒絕賠償,而奧林匹克號的修理費用異常昂貴,當時的白星輪船公司已經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無力回天。情況更糟糕的是,如果6個月后泰坦尼克號不能按時起航,那么白星輪船公司將面臨破產。于是白星輪船公司決策層決定把已經損壞的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并安排了一場海難來騙取一筆巨額的保險金。因為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兩船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設定的陰謀計劃中白星輪船公司安排了一艘加利福尼亞號停靠在大西洋的冰山出沒區,準備在事故發生時及時救回泰坦尼克號上的乘客。令人痛惜的是,加利福尼亞號搞錯了泰坦尼克號的位置和求救信號,沒有及時趕到沉船地點進行施救。加迪諾、牛頓和其他陰謀論者都認為白星輪船公司的主人——美國超級富翁JP.摩根是這起保險詐騙陰謀的幕后策劃者。“船只保險詐騙陰謀”論者用一件件異常跡象來證實他們的說法。第一,泰坦尼克號曾經突然改變航線,可能是為了與加利福尼亞號進行會合;第二,遭遇冰山后,有人看見大副默多克跑到高高的船橋上去,可能是為了尋找加利福尼亞號的蹤跡;第三,后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船員船艙里竟然沒有一個雙筒望遠鏡,這意味著監望員很難及時發現冰山;第四,白星輪船公司的總裁JP·摩根本來也計劃乘坐泰坦尼克號,但在起航前兩天,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取消了旅行;可是輪船沉沒后兩天,有人發現他正和法國情婦幽會,與他一起取消行程的有55人,這些取消行程的人應該都是知曉內幕者;第五,在臨時把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的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有人發現沉船上的一些救生艇像篩子一樣漏水;第六,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點,從泰坦尼克號遺骸處打撈上來的3600多件物品中,竟然沒有一樣東西上面刻著泰坦尼克的標記;第七,當時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加利福尼亞號除了工作人員和3000件羊毛衫和毯子外,沒有搭載一名乘客的事實令人費解。電影《泰坦尼克號》一部曠世絕戀,是一段逝去卻永恒的悲歌。現實中的泰坦尼克號仍在冰冷的大西洋海底沉睡,真相撲朔迷離,百余年來人們仍不斷在努力尋找真相,質問公平正義,試圖從災難中汲取教訓,增強安全防范措施,提升保險意識。永遠銘刻在記憶深處的是,當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所展現出的人性。災難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寬度和厚度;災難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