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險企三季度償付能力數據披露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拉警報
隨著各家險企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陸續出爐,各家險企的經營情況核心數據浮出水面。記者日前梳理發現,截至目前發布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177家保險公司,有超過半數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滑。其中,中法人壽、君康人壽、渤海人壽、前海人壽、百年人壽、長安保險這6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不達標。
統計數據顯示,已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177家險企中有超過七成的險企三季度實現盈利。總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在80家披露報告的壽險公司中,有63家實現盈利,有39家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97家財險以及再保險公司中,分別有50家和13家實現盈利,但僅有1/4數量占比險企實現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提出,保險公司同時符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這三項監管要求的,為償付能力達標公司。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要求的,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記者對照上述《征求意見稿》要求發現,今年第三季度有5家壽險公司和1家財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在三季度“拉響警報”。
在壽險公司中,君康人壽因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2.47%,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被列為重點核查對象。另外,渤海人壽、前海人壽以及百年人壽均在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第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中法人壽三季度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從二季度末的-22687.57%進一步降至-24408.67%,新的監管風險評級降為D類。
對于償付能力持續大降的原因,君康人壽方面表示,公司近一個季度風險評級為C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降低到120%以下。目前,已積極采取控制業務規模、改善產品結構、優化資產配置、加速推進資本補充等多方面的改善措施緩解償付能力壓力。
百年人壽在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未能持續高于120%,公司將會采取相應措施提升償付能力,一方面通過提升經營利潤、投資收益,提升公司實際資本;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投資結構,有效控制。
在財險公司中,長安保險三季度新的風險綜合評級被評為C類,低于監管線。對于風險綜合評級由B類再次下降至C類,長安保險表示,主要受公司流動性覆蓋率指標在今年二季度末出現暫時性下降的影響。公司目前各項經營活動均正常,現金流入可以滿足未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