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險企凈利潤下滑保障型險種快速增長伴隨著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年報的出爐,A股五大上市險企已經悉數交出年度成績單。受資本市場波動及利率下行等因素的影響,除了中國平安之外,余下四家保險企業的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在“保險姓保”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投保意識增強,保障型保險得到快速增長。增收不增利3月29日晚間,新華保險發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實現保費收入1125.60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凈利49.43億元,同比減少42.54%。當晚,中國太保也發布年報,稱2016年凈利潤為120.57億元,同比下降32.0%。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利潤下滑并非個例。受險資運用投資收益下降因素的影響,2016年保險業利潤較2015年下降近三成,總額近2000億元。日前中國人壽發布的業績顯示,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1.27億元,同比減少44.9%,創三年以來新低。此外,人保凈利潤也出現27.1%的同比下滑。中國平安成為五大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凈利潤呈現正增長的險企,同比增長15.1%。新業務增長快雖然凈利潤不理想,但從各家保險公司發布的年度報告來看,消費者的投保意識增強,保險行業依然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年報顯示,中國人壽新單保費中首年期交保費和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兩項指標均實現兩年翻一番;人保壽險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173.9%;新華保險2016年實現新業務價值104.49億元,同比增長36.4%;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分別增長32.2%和10.7%……這意味著,新客戶不斷增多,帶來的保費進賬速度在加快。此外,在“保險姓保”的大背景下,保障型險種得到迅速發展。以人保壽險為例,2016年其傳統型保險、意外險、健康險累計保費收入是分紅險、萬能險收入的3倍多。穆迪:萬能險產品銷售“見頂”保障型保險保費超越分紅險、萬能險等產品保費的情形在今年或將延續。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數據看,萬能險的保費也出現下滑。65家有數據可比的壽險公司中,37家萬能險保費出現負增長,24家公司同比下滑超過70%,有14家險企下滑超九成。穆迪分析表示,自2016年一季度以來,保監會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以減緩萬能險保單的銷售,這些措施可能導致2017年產品組合發生變化,萬能險產品銷售已經見頂。穆迪認為,由于大部分萬能險產品在2015年至2016年售出,故其退保率將在2018年至2019年達到峰值,大型保險公司對萬能險的依賴度較低,而中小型保險公司受規模或分銷能力制約,流動性風險較大,受到的沖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