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四季度已經到來,按照以往節奏,保險公司2021開門紅已經準備正式進入啟動階段。但是在2020年部分保險公司強調淡化開門紅,以及因疫情影響而整體業務受挫的背景下,各上市險企在新一年的開門紅布局時也各自調整步調,“開門紅”又開始成為險企重振業績和贏得客戶的重要工具。
上市險企2021開門紅
陸續啟程
2021年險企開門紅搶先登場的,是國壽在9月下旬推出的鑫耀東方年金保險產品,該產品投保范圍為0-70周歲,交費期間為3年的,每年按照合同基本保險金額確定的年交保險費的60%領取年金;交費期為5年的,每年可按照合同基本保險金額確定的年交保險費的100%領取年金。
隨后,太保推出鑫享事誠慶典版年金險,投保年齡涵蓋出生滿5天至75歲,產品分為祝福金和滿期金,祝福金根據不同繳費期每年返還的保費不同,繳費期限可以選擇3年或5年,3年交每年返還60%年交保費;5年交返還100%年交保費。滿期金即等到第7年滿期后,一次性給付100%保額。
同時產品的身故/全殘保障分為非意外和意外,非意外身故/全殘保險金,按照身故時已交保費對應的比例賠付,40周歲以下返還160%;41-60周歲返140%;61周歲及以上返120%;而意外身故/全殘保險金,是身故時未滿18歲按現金價值和已交保費取大值賠付;身故時已滿18歲按現金價值和200%已交保費取大值賠付。
而在開門紅產品推出之前,各家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已經開始緊急備戰,安排員工培訓、籌劃啟動會等。雖然新華保險與中國平安暫未揭開2021年開門紅產品的后面紗,但相關安排也已提上日程。業內預計,平安或于11月上旬啟動開門紅,也有消息透露11月1日起開始交單;而新華保險當前注重大規模增員和開展產品報備工作,通過獲客型產品進行業務儲備,或于12月初正式啟動2021年“開門紅”。
大張旗鼓的背后是慘淡的2020年
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前8月,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9萬元,同比增長6.68%。
而從同期上市險企的原保險保費的同比增速來看:中國人壽11.19%、平安人壽-4.40%、太保壽險-1.74%、新華保險28.24%、太平人壽1.46%、人保壽險-5.38%、國華人壽-18.11%。
可以看到,除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外,其余公司原保險保費同比增速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以及人保壽險、國華人壽更是出現了顯著的負增長。
因為大型險企經過多年積累之后,續期保費往往占據較高比例,是拉動保費增長的主要因素,除去續期保費,單看其新單保費或首年保費,更能真實反映其產能。
整體而言,在行業上半年受挫背景下,基于疫情影響造成的低基數及保險公司轉型效果的失望,2021年開門紅備受行業期待,也成為保險板塊估值修復的催化劑。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回升至3.1%以上,投資端整體好于預期,負債端上,則認為儲蓄型產品仍有較強的吸引力,對于今年的開門紅較為樂觀,這也是后續保險行業重要的催化劑。
今年開門紅產品更激進
每年開門紅,各險企的產品是一大看點,因為開門紅之初,為了營造聲勢,各險企基本都主推理財型產品,給予較高的收益率,同時設定限額,以吸引客戶。
從目前各家公司籌備開門紅的情況來看,與往年開門紅情況類似,在主力產品方面依然采用“年金+萬能”的雙主險組合形式。
從交費方式來看,各家均以期交業務為主,交費期限多為3年/5年/10年;從保險期限來看,相較去年進一步縮短:去年,15年期產品為開門紅主流,但今年,則主要是10年期及以下產品,旨在通過產品快速返還進一步增強產品吸引力。
例如中國人壽的開門紅新產品“鑫耀東方年金保險”,是一款典型的“交3保10”產品;平安人壽的“金瑞人生21”是“交3/5/10保10/15”;太保壽險的“鑫享事誠”則為“交3/5保7”;而人保壽險的開門紅新產品保險期間更是進一步縮短為“交3保6”。
就產品的收益率而言,各公司也給出了大的誠意,中國人壽開門紅新產品綁定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高可達5.1%;平安人壽匹配的萬能賬戶結算利率也在5%以上;太保壽險的萬能賬戶結算利率在8月出現下調,但也高達4.9%。